
《汽车碰撞安全》由名古屋大学水野幸治教授所著,依据作者多年来在各类高等院校、汽车技术会、汽车制造厂以及零件制造厂讲座的经验总结,结合碰撞生物力学、生物医学、材料力学、汽车工程学、运动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以力学为中心对汽车碰撞安全进行了细致、详尽的介绍。
《汽车碰撞安全》用于指导以大学生和研究生为主的学习汽车碰撞安全的研究者和设计者。

第1章 碰撞生物力学
1.1 损伤控制
1.2 碰撞生物力学
1.3 碰撞生物力学模型
1.3.1 志愿者
1.3.2 尸体
1.3.3 动物
1.3.4 碰撞假人
1.3.5 计算机模型
1.4 负载引起的损伤发生过程
1.5 损伤分级
1.6 损伤风险函数
1.7 解剖学用语
1.8 骨与韧带的特性
1.9 头部
1.9.1 解剖学
1.9.2 头部损伤
1.9.3 头部损伤机理
1.9.4 头部的损伤基准
1.10 颈部
1.10.1 解剖学
1.10.2 颈部损伤机理
1.10.3 冲击响应和损伤基准
1.11 胸部
1.11.1 解剖学
1.11.2 胸部损伤
1.11.3 冲击响应和损伤标准
1.12 骨盆和下肢
1.12.1 解剖学
1.12.2 下肢损伤
1.12.3 损伤准则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碰撞假人
2.1 假人的规格
2.1.1 简易性
2.1.2 假人尺寸
2.1.3 生物逼真度
2.1.4 可重复性
2.1.5 再现性
2.2 假人坐标系
2.3 滤波器
2.4 碰撞假人
2.4.1 正面碰撞假人
2.4.2 侧面碰撞假人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汽车部件冲击能量的吸收特性
3.1 平板的压屈
3.2 有效宽度
3.3 轴向冲击压屈
3.4 弯曲变形
3.4.1 塑性铰
3.4.2 弹性压屈
3.4.3 前纵梁的弯曲模型
3.5 轴向力与弯矩的组合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正面碰撞
4.1 车辆运动学
4.1.1 车辆加速度
4.1.2 GS曲线图
4.1.3 ES曲线图
4.2 碰撞特性
4.2.1 车身刚度
4.2.2 结构的变形和车辆减速度
4.2.3 壁障载荷
……
第5章 乘员运动
第6章 乘员保护(正面碰撞)
第7章 侧面碰撞
第8章 碰撞兼容性
第9章 行人保护
第10章 儿童乘员保护
第11章 挥鞭伤
第12章 事故再现
©️2021 全华版权所有 京ICP备. 京ICP备16032935号-1